中風前兆怎麼判斷? ——小心「小中風」悄悄發作!
頭暈、視線模糊、走不穩=只是太累?
有時候你以為只是貧血、血糖低、壓力大
——小心「小中風」悄悄發作!
這可能是大腦在發出求救訊號。這種現象,可能就是所謂的
「暫時性腦缺血發作(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,簡稱 TIA)」,
也就是俗稱的「小中風」。
✅ TIA 是什麼?
TIA 是一種腦部血流暫時中斷造成的神經功能異常,常見於血管暫時阻塞的情況。雖然症狀會在幾分鐘內自行恢復,看似「沒事了」,但實際上它是「真正中風」前的重要警訊!醫學研究指出,TIA 發作後的 48 小時內,是發生重大中風的高危時期。
美國國家神經疾病與中風研究所(NINDS)統計:
約 5~30 分鐘內症狀會自行消退(最遲不超過 24 小時)
約 15% 的患者會在 90 天內發生中風,其中多數集中在前 2 天
換句話說,TIA 就是大腦在用「無聲的方式求救」
✅ TIA 的常見 4 大症狀(多來自前循環缺血):
1. 一側手腳無力或麻木
2. 說話困難或語意不清
3. 單眼視力模糊或短暫失明
4. 吞嚥困難或容易嗆到
這些症狀多在數分鐘至 1 小時內恢復,通常不會留下永久性的神經損傷或後遺症,但仍需視為中風前兆,絕對不能忽視。
✅少數TIA發生於後循環(椎基底動脈系統),
症狀較隱晦,例如:
✔ 頭暈、暈眩 ✔ 複視或視野缺損 ✔ 噁心、嘔吐
✔ 突然劇烈頭痛(合併神經症狀時需高度警覺)
✅ TIA vs FAST 兩者的差別是什麼?
|TIA 是一種病理現象,代表大腦短暫缺血,是「中風前的警訊」。
|FAST 則是幫助你快速辨認是否出現中風或 TIA 警訊的判斷工具。
並非所有 TIA 症狀都會符合 FAST,但只要符合 FAST 的任一項,就必須立即就醫,不能輕忽!
✅ 用「FAST 原則」快速判斷中風或 TIA:
|可以用這 4 個英文單字記住警訊:
F - Face(臉部)→ 請對方微笑,是否有一邊嘴角無力下垂?
A - Arm(手臂)→ 讓對方雙手舉高,是否有一隻手無力垂落?
S - Speech(說話)→ 請對方說話,是否含糊,說不清楚、詞不達意?
T - Time(時間)→ 馬上就醫!每一分鐘都是在搶救大腦!
只要出現以上任一項,就不能等,一定要立即就醫。
黃金 3 小時有多關鍵?
中風搶救的關鍵在於時間!越早送醫,越能搶救大腦細胞,降低後遺症。送醫後~醫師會根據評估決定是否施打「血栓溶解劑 tPA」,這種藥物可以幫助血管再通,恢復腦部血流。 tPA 的施打時間為「發作後 3 小時內」,特定條件下最多可延長至 4.5 小時。每早一分鐘治療,就有更多腦細胞被救回!
誰是高風險族群?這些人要特別警覺 TIA
|三高患者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
|抽菸、酗酒、熬夜生活者
|久坐不動、肥胖、缺乏運動
|有心律不整(如心房顫動)、心臟病病史
|有 TIA 或中風家族史
中風之後,復健才是真正的起點
中風後幾週到幾個月內,是功能恢復的「黃金時期」。
復健科醫師會依患者狀況,量身訂做復健計畫,結合物理、職能、語言、及吞嚥訓練,幫助改善肢體活動、語言表達、平衡與日常生活能力,建議及早安排功能評估與復健介入。
------------------
▼參考資料:
|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(AHA). What is a TIA?
|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(AHA). Stroke and Aphasia
|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(NINDS).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(TIA)
| Taiwan Stroke Society. 腦中風急性期診療指引(2021)
| 三軍總醫院 神經內科:NIH Stroke Scale(中文版)
|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(NEJM), 2000.
► Rothwell PM et al.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isk of stroke in the first few days after TIA.
#中風前兆 #TIA #短暫性腦缺血 #復健科 #診所 #中風後復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