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中風後遺症! --失語症

無法說話,在理解他人語言上遇到困難? 

認識中風後遺症! --失語症

​​

中風後遺症中,最常讓家屬感到困惑與心疼的,就是「明明聽得見,卻聽不懂;想說話卻說不出」的狀況。

很多時候,家屬會懷疑是不是「口齒不清」或「不專心」,但這其實很可能是 失語症(Aphasia)。

失語症和 失用症(Apraxia) 常被混淆。

前者影響的是語言理解與表達,後者則和動作計劃有關。

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:

1.失語症是什麼?有哪些常見症狀?

2.它和失用症有什麼不同?

3.在日常生活中,家屬可以怎麼互動與協助?

▍什麼是失語症(Aphasia)?

✅失語症是因大腦語言中樞(如布洛卡區、韋尼克區)受損,

造成語言能力的障礙,患者的智力沒有下降,思考依然清楚,

只是「聽、說、讀、寫」的能力受限。

 

▍失語症的常見症狀

表達困難:想說話卻說不出正確詞語、語句斷斷續續。

理解困難:聽得見聲音,但跟不上內容或聽不懂意思。

閱讀與書寫障礙:閱讀理解下降,寫字時容易錯誤。

詞語代換或重複:想說「水」卻變成「木」,或重複同一詞語。

▍失語症的分類

✅布洛卡失語(表達型): 理解能力還在,但說話困難、語句簡短,好像「腦中有答案,卻說不出口」。

✅韋尼克失語(理解型): 說話流暢,但詞不達意、語意混亂,聽起來像「文不對題」。

✅全失語: 聽、說、讀、寫全面受到影響,是較嚴重的型態。

✅其他亞型 : 

除了上述三種類型外,臨床上還有其他亞型(如 傳導性失語、經皮質失語、混合型失語、原發性進行性失語 等),表現方式不同,但核心問題都與語言理解或表達受阻有關。

 

▍失語症 vs 失用症 差異一覽

​✅影響範圍

|失語症:語言理解與表達

|失用症:動作計劃與執行

✅常見狀況

|失語症:說不出話、聽不懂、讀寫困難

|失用症:有力氣卻做不出動作

✅損傷腦區

|失語症:左腦語言區

|失用症:額頂葉皮質

✅舉例

|失語症:想說「水」卻說不出口

|失用症:想喝水卻用錯工具

延伸閱讀:【中風後遺症之一失用症 https://reurl.cc/RkknD9

 

▍失語症對家庭的挑戰

患者的困境:想表達卻說不出來,容易感到挫折與退縮。

家屬的挑戰:溝通困難,容易誤解,以為患者「不專心」。

情緒壓力:雙方都會累積沮喪,影響互動氛圍。

這些情緒是真實的,不需要責怪自己。

 

▍臨床治療與復健方式'

✅語言治療(ST):訓練詞語理解、句子表達、日常對話。

✅替代溝通工具(AAC):圖片卡、溝通 APP,幫助日常表達。

✅團隊合作:醫師、語言治療師、職能治療師共同介入。

 

▍實用照護篇:互動建議(家屬可以怎麼做?)

​▼ ​ 給提示,不要追問

|例:患者想不起來「水」你可以問:「是喝的、透明的東西嗎?」

▼ ​ 一次只說一件事

|例:不要一次交代「等一下吃飯、吃完要吃藥、再去散步」。

改成:「等一下吃飯,好嗎?」 → 吃完再說下一步。

▼ ​ 用動作或表情協助

|例:指一指杯子、做喝水動作,增加理解。

▼ ​ 給予支持和鼓勵

|例:等待讓患者慢慢表達,你點頭或微笑,給予支持。

 

▍何時要立即就醫?

​⚠️ 若患者出現以下狀況,應立即送醫:

✅語言能力突然惡化

✅動作障礙快速加重

✅伴隨半身無力、意識不清 → 可能是新的中風

 

▍常見問題 FAQ

◉ 失語症會恢復嗎?

►恢復程度取決於腦部損傷範圍與復健持續性。

部分患者可大幅改善,但也有人只恢復部分功能。

◉ 失語症會影響智力嗎?

►不會。患者的智力與思考力仍在,只是語言通道受阻。

◉ 復健要每天多久?

►不必長時間,高強度練習未必有效。

每天短時間、持續練習,反而更能累積效果。

 

失語症與失用症雖然不同,但都深深影響患者與家屬的生活。

它們沒有快速解方,進步往往緩慢甚至難以察覺。

有時患者與家屬都會感到些沮喪。這些情緒是真實的。

✨ 復健不一定要長時間或高強度,每天五分鐘的練習,

也能幫助找到可行的方法,讓生活少一些阻礙。記得,也要給自己一些些的鼓勵。

 

參考文獻

Mayo Clinic. Aphasia – Symptoms and causes.

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. Stroke and Aphasia.

UpToDate.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of aphasia and apraxia.

#中風復健 #語言治療 #復健 #中風後遺症 #口齒不清

 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