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閱讀帶來的七大好處!0–6歲孩子必看
研究顯示,0–6 歲的共讀時光,不僅能增進語言能力,
更能奠定孩子日後的專注力與學習力。
「孩子是在父母的懷裡,慢慢成為讀者的。」
──《The Read-Aloud Handbook》作者 Jim Trelease。
也因此,許多國際專家都強調──
親子共讀,是孩子成長中最值得投資的習慣。
▍了解親子共讀 (Parent–Child Shared Reading)
親子共讀是指家長與孩子一起閱讀、分享書本內容的互動活動。
透過陪伴與交流,不僅能增進親子關係,還能刺激孩子的聽覺、視覺等多感官發展,進一步促進大腦發育、語言學習與認知能力培養。
從嬰兒時期開始共讀,家長可藉由講述、提問、角色扮演等方式,引導孩子探索故事內容,同時培養閱讀習慣。
▍親子閱讀的七大好處
1.語言與字彙能力提升
共讀時,大腦會處理聲音、圖像和文字,孩子自然吸收更多詞彙。
✅建議:每天 10 分鐘,一邊講故事一邊提問,幫助孩子開口說。
2.認知與專注力發展
聽故事需要記憶、推理和專注,能訓練孩子的大腦前額葉。
✅ 建議:先從圖片多、篇幅短的繪本開始,慢慢延長閱讀時間。
3.想像力與創造力
故事帶來抽象情境,孩子會在腦中建構自己的小宇宙。
✅ 建議:鼓勵孩子改編故事,或用積木、畫畫把故事演出來。
4.社會情緒與共情能力
透過角色的情感,孩子能學會同理、理解他人。
✅ 建議:可以問孩子「角色為什麼生氣?如果是你,你會怎麼做?」
5.多感官整合
繪本裡的文字、圖片、觸感、押韻,能同時刺激視覺、聽覺、觸覺
✅ 建議:用翻翻書、觸摸書,搭配表情和動作,讓孩子全身參與。
6.精細動作與空間感知
翻頁、指圖、模仿動作,有助於手眼協調與小肌肉發展。
✅建議:讓孩子自己翻書、指著圖片,或玩「故事動作遊戲」。
7.自我認知與價值感
透過故事中的選擇,孩子學會反思與自我肯定。
✅建議:問孩子「如果你是主角,你會怎麼做?」幫助建立信心。
▍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
從興趣開始
| 選擇孩子喜歡的題材:動物、交通工具、顏色、形狀。
互動共讀
| 不只朗讀,加入問答、模仿、角色扮演。
生活連結
| 把故事延伸到遊戲、手作或日常情境。
尊重選擇
| 讓孩子自己挑書或決定閱讀順序。
家長示範
| 爸媽愛讀書,孩子自然跟著學。
▍常見親子共讀推薦繪本
可以依孩子需要挑選不同類型的經典繪本:
情緒繪本
《猜猜我有多愛你》:睡前共讀首選,增強安全感。
《手不是用來打人的》:幫助孩子學習表達情緒、控制行為。
《彩虹魚》:以分享為主題,培養人際互動與共情。
語言與詞彙
《棕色的熊,你在看什麼?》:重複句型,幫助孩子模仿語言。
《我從頭動到腳》:結合動作與語言,適合語言啟蒙。
《親愛的動物園》:翻翻互動,增加詞彙與表達動機。
認知與互動
《好餓的毛毛蟲》:認識數字、星期、食物,結合生活認知。
《小玻在哪裡?》:翻翻書形式,訓練專注力與觀察力。
《小黑魚》:啟發孩子理解團隊合作與勇氣。
▍ 參考資料 ▼
|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. (2014). Literacy Promotion: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Primary Care Pediatric Practice. Pediatrics, 134(2), 404–409.
|Mol, S. E., & Bus, A. G. (2011). To read or not to read: A meta-analysis of print exposure from infancy to early adulthood. Psychological Bulletin, 137(2), 267–296.
|Lonigan, C. J., & Whitehurst, G. J. (1998). Relative efficacy of parent and teacher involvement in a shared-reading intervention for preschool children from low-income backgrounds.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, 13(2), 263–290.
|Head Start. (2022). Read It Again! Benefits of Reading to Young Children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reurl.cc/jrVOqZ